家具头条|效率+成本优化思路:成组技术在板式家具打孔中应用!

来源: 机械猫    发布时间 2025-04-28 点赞量:0    阅读量: 3829

众所周知,打孔是板式家具生产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工艺,零件打孔工艺组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成组技术应用打孔工艺就是根据相似性尽最大可能缩小这些比例, 使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什么是成组技术?


成组技术,是将企业的多种产品、部件和零件按一定的相似性准则分类编组,并以这些组为基础,组织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的合理化。是一种可以提高中、小批量产品生产效率的新技术。


其目的是实现产品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和生产管理等领域的最优化,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应用成组技术的首要条件是零件的相似,附加条件是要有零件分类编码系码,用来对零件进行分类编码,再加上具备应用成组技术的理想条件,就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家具生产打孔工艺!


打孔主要是为板式家具制造接口,现在板式部件打孔的类型主要有:圆榫孔(用于圆榫的安装或定位)、螺栓孔(用于各类螺栓、螺钉的定位或拧入)、铰链孔(用于各类铰链的安装)、连接件孔(用于各类连接件、插销的安装和链接等)。


由于一般板式零部件都需要打孔,而且一次打出供多种用途,打孔数目多,规格大小不一,部位各不相同。有的在平面上打孔,有的在端部打孔,加工尺寸(孔径与孔距)精度要求高,所以对于打孔应进行标准化、系列化与通用化处理。



成组技术怎么用在打孔工艺?


打孔工艺与"32mm"系统


"32mm"系统以旁板为核心,旁板是家具中最主要的骨架部件,尤其是板式家具中的柜类家具中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要和旁板发生关系。"32mm"系统中最重要的钻孔设计与加工也集中在旁板上,旁板上的孔位置确定以后,其他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也就确定了。


板式家具企业对于打孔应进行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处理。打孔工艺从"32mm"系统中获得了标准化零部件,即有了标准化的孔位、孔距、孔径,具有相似性。


从成组技术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应用条件里可以发现:板式家具的打孔工艺是十分符合成组技术的概念和理论要求的。因为板式家具产品打孔工艺是以"32mm系统"为设计理念,尺寸是相似的。


大多数产品材料相似,都是人造板(多数是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板式零部件本身的结构相似;以连接件连接、旁板为核心的连接方式,板式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也相似;板式家具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较简单,生产工艺流程也都非常相似。



GT技术的相似性集中加工


★以某生产周期为单位, 将需要打孔的形状、尺寸和个数相同或相近的零件进行集中备料;

★将需求相似或相同的孔的零部件集中生产;

★尽可能采用通过式加工设备;

★尽可能采用工序分化的形式来减少辅助加工时间。


实例分析


假设在同一个钻床上对某批量的系列家具A、B、C的零件进行打孔。家具A中需要加工2个零件A1、A2(尺寸各不相同),家具B中需要零件B1、B2,组成(尺寸各不相同),家具C需要加工的零件为C1。


如果以家具为单位,按照A1、A2、B1、B2、C1分别进行打孔,则生产效率最低,至少需要5次调换同一个钻排上的各钻头和不同钻排之间位置支持的控制,而相应的调整设备及首件确认时间是最长的。


根据成组技术的思想,对各相似零件打孔尺寸进行统一分析,发现A1、B1、C1的打孔尺寸是一致的,而A2、B2的打孔尺寸是相一致的。


此时将零件A1、B1、C1作为一组进行打孔,将A2、B2作为一组进行打孔,则生产效率最高,因为只需要重新调换钻头和钻排的位置和调整设备一次,节省了大量的调换钻头和钻排位置、调整设备的时间及首件确认时间



成组技术在打孔工艺方面应用的优点


★减少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

★生产柔性,易于随市场改变;

较好分派任务,较好的加工质量,减少返工现象,减少报废;

★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结 语


一个板式家具产品的零件打孔工艺组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因为它影响加工时间与调换钻头和钻排位置和调整设备的时间比例


组织不合理,调换钻头和钻排位置和调设备的时间等辅助加工时间占总加工时间的比例很大, 反之则比例小。成组技术应用打孔工艺就是根据相似性尽最大可能缩小这些比例, 使生产效率提高, 生产成本降低



文章来源:鲁班园 作者:金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家具头条立场。


喜欢请点赞
提示信息
机械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