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导读
当今社会掀起了一股互联网思维的旋风,大量的传统企业被互联网思维“洗脑”,殊不知对于企业来说,真正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拥有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美国工匠》封面
☞作者塔德- 梅耶斯在序言中说:美国的制造业多年来一直走下坡路,但我们不能忘记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有今天完全建立在制造业的基础之上。
我创作《美国工匠》的目的就是向至今仍坚持传统手工艺的工匠们致敬。
▼
1.纽约长岛
— 施坦威钢琴厂 —
纽约长岛的施坦威钢琴厂,已拥有 100 多年历史。从边缘的弯曲到琴桥的开槽再到响板的粘合,这家钢琴厂的很多生产流程从创建之初就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
2.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
— 「Rising Sun 牛仔裤厂」麦克- 霍蒂斯 —
霍蒂斯表示:斜纹粗棉布是美国的‘国布’。能够成为这份遗产的火炬手,我们都感到非常骄傲。
▼
3.德州盖恩斯维尔
— 「鲍勒斯吉他厂」文斯- 鲍勒斯—
鲍勒斯表示:绝大多数厂商在琴颈上使用粘合剂和螺栓。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罪孽,‘盗窃’了吉他所能发出的美妙声响。
▼
4.德克萨斯州韦瑟福德
— 杰伊- 布朗驿站马车制造厂—
在属于它们的时代,驿站马车就像是今天的波音747 美铁和灰狗长途汽车。
▼
5.阿肯色州纳什维尔
— 「菲斯克定制刀具厂」杰里- 菲斯克—
菲斯克表示:炉火的温度达到2200华氏度,在这种高温环境下锻造刀剑就像站在地狱的门口。
▼
6.加州圣地亚哥
— 「巴塞尔冲浪板厂」蒂姆- 巴塞尔—
巴塞尔表示:每块木板内都藏着一个完美的冲浪板,我的工作就是把它取出来。
▼
7.芝加哥
— 「Optimo Fine Hats帽厂」格雷厄姆- 汤普森—
汤普森表示:帽子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揭示出他们的性格。
▼
8.田纳西州纳什维尔
— 「曼纽尔美国设计室」曼纽尔- 库维斯—
库维斯表示:我最满意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
▼
9.德州科尔维尔
— 「宝石匠」詹姆斯- 阿维利—
阿维利说:关注细节是我们追求的文化。降低饰品的价格,让更多的人能够消费得起是我们始终不渝的目标,但我们不会抄近路。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
▼
10.密西西比州科林斯
— 「哈廷斯手枪皮套厂」吉姆- 哈廷斯—
哈廷斯说:我希望我制作的每一个皮套都是一件艺术品。我希望顾客在第一眼看到他们的皮套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是对我的最大奖励。
▼
11.德州盖恩斯维尔
— 「马鞍马刺制造厂」布鲁斯- 切尼—
切尼说: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我却乐在其中。
▼
12.路易斯安那州尤妮斯
— 「阿卡迪亚手风琴厂」制琴师—
他说:我的目标是让出色的乐手通过我制作的手风琴成长为伟大的乐手。
▼
13.弗吉尼亚州麦迪逊
— E.A. Clore Sons 家具厂 —
工匠菲利普- 卡尔正准备组装四柱床
工人丹尼- 卡维正给樱桃木中式陈列柜装门
这个家具厂座落于弗吉尼亚州的麦迪逊,1830 年以来便一直从事家具制造。
▼
14.纽约布鲁克林
— Artistic Neon霓虹灯标牌公司—
工人罗比- 伊格正用天然气火焰烤玻璃管,将其变成弯曲状
伊格正在画设计图
被霓虹灯环绕的镜子中映射出伊格的倒影
▼
15.伊利诺斯州希卡莫莱
— Doty Sons 混凝土制品厂—
从吊架上垂下来的钩子
工人伊莱亚斯 - 佩德拉扎正在组装混凝土楼梯
工人埃里克 - 多蒂正在组装混凝土楼梯
工人佩德拉扎将预应力钢丝放入尚未定型的椅腿
▼
16.俄亥俄州东利物浦
— Mug Stein Co.,杯具厂—
一名工人正给杯子上釉
一名工人举着一排等待打磨的杯子
一排排等待打磨的杯子
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
17.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
—Cone Denim 白橡木工厂 —
工人麦克- 罗伯森正在调整Draper X3 型织机的梭子
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工人罗伯森正在忙碌着
77 岁的女工米尔德莱德- 伯伦正在观察Draper X3 型织机的运转情况
Cone Denim 隶属于国际纺织集团,一直以制作高品质的牛仔裤著称
▼
18.新泽西州泽西城
— General Pencil Co. 铅笔厂—
一名工人正在冷却用于制作笔芯的过滤器
等待包装的彩色铅笔
工人梅 - 安 - 戴维斯将铅笔装进盒子
一名工人向摄影师展示炭条
20 年前,在中国竞争对手抢夺在学校使用的标志性黄色二号铅笔的市场后,这家铅笔厂的业务重点从彩色铅笔转移到画家使用的画笔。
工匠的本质——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简单来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
他们更注重创造,执着于新生事物,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价值。遵循的往往是基本原则,而非秘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曾说,所谓的增长是价值的增长,不是人口数量,也不是东西数量的增长。这与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所著的畅销书《从0到1》同出一辙——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工匠之行 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
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环境变的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
▲
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了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
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
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文章来源:木业刀锯联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家具头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