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机械猫 发布时间 2025-04-28 点赞量:0 阅读量: 786
来源: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amdesign)印象中的农村,有些是这样的砖墙倾斜,杂草疯长看起来不免破败还有稍微洋气一点的欧式小洋房,田园美宅骄傲地矗立着城市里的摩天大楼一幢幢拔地而起,光鲜亮丽让无数年轻人逃离农村头也不回地走进城市城乡的差距真的越来越大吗?▲带罗马柱的房子城市里的建筑逐渐西化风格海纳百川每一座城,每一条街变得一模一样少有中式的影子难道乡村农舍也要断掉传统文化的传承变成一座又一座美式小洋房?答案,当然是不直到看见了中国最美回迁房东梓关村它上过春晚,被央视点赞人称中国最美回迁房▲图片授权自gad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式审美民居东梓关村是杭州富春江边的古村落在郁达夫的散文里这里曾是来往杭州的水路要地后来陆路交通发达,水运萧条更多年轻人出走,老龄化严重村庄逐渐没落如今却改头换面让人忍不住惊叹这是富人别墅区还是开发出的旅游景点?其实都不是这就是为当地老百姓设计的回迁房(其中有几家开起了民宿)仿佛住进了吴冠中的画里真的被美到了仅用黑白两种颜色寥寥几笔就表达出了无限的生动和诗意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式审美吧墨分五彩,计白当黑巧用留白之美,化虚为实只不过现在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建筑了中国传统之美,真的只能停留在画作里?若没有传承,恐怕真的要断掉了▲徽派水墨画有很多年轻人从东梓关村出走也有很多人赚够了钱想回家乡修建老宅但村里的土地管理越来越严格害怕村民自行修建,破坏了古村风貌又建成了美式欧式小洋房当地政府决定外迁居民一批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被确权回购收储老村落南侧进行46户居民的回迁安置村民只需补上住房面积差,每平米1376元当地政府委托了gad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孟凡浩带领团队进村为46户百姓设计房屋让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在建筑设计中拒绝土味,告别西式小洋房这里的房子,就好像是土生土长出来的一样没有刻意仿古,徒增尴尬的设计元素干净的黑白色调,简约的线条巧妙设计了人字屋中微曲、起翘的姿态通过抽象与重构将屋顶做成了不同的坡型压顶的线条极其抽象有江南的俊秀虚实搭配朝向院落的界面以半虚及玻璃为主能保证采光需要也能构成内向感每家每户都有木质格栅进一步加强了外事内虚的建筑风格转换中国山水意境的古韵都融在这里了不得不感叹于这样的东方审美中看也中用在项目正式落成前村民是拒绝的充满了疑问和不认可有些村民甚至称其为“四不像”既不像修旧如旧的假古董也不像时髦的欧式别墅大多数村民没来由地自发趋向西式建筑导致他们对这样的设计难以理解直到东梓关村陆陆续续斩获了国内外十几项大奖被社会各界一致叫好村民才慢慢转变了想法从不理解,到慢慢产生认同东梓关村的口碑一致不错因其并不是徒有其表为了避免民居中看不中用孟凡浩带领团队进村和村民开了3次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村民就是「最大的甲方」设计团队发现村民们的关注点不在于文化取向和美学价值而在于生活空间是否实实在在地满足需求更在意家里的独立农具储藏空间是否齐全大门是否体面地向南而开家门口有没有空间和邻居一起洗菜谈心电瓶车进门后能否立即停靠避免风吹雨淋金属门窗是否不怕雨,不腐烂不需要常常替换修补房间尺寸是否够大,数量有多少……充分了解村民的需求和痛点去设计真正解决问题的房屋而不是仅仅造一个网红住宅引爆媒体焦点后,一了白了“这里的水系、古樟树、老房子应有尽有,只需激活。不打破村庄固有的风貌和村民的习惯,才是对生活方式最好的尊重。”有很多参加过《梦想改造家》的房子被改造后惨遭遗弃因为设计师和住户的文化理念终究不合而gad在做解决问题的设计他们还在村落中心迁移了一幢老房子作为乡村图书馆在村口设计了一个公共活动中心很多乡村展览和交流活动都在这里逐渐成为整个村落的原动力慢慢的,崭新的东梓关村也有了烟火气每到周末有越来越多的人来看这里的房子曾经离开家的年轻人也回到了这里传统、现代、自然,在这片土地上碰撞融合除了大城市,农村也需要设计很多建筑师致力于设计新地标让城市的氛围感很强耳濡目染地影响着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态度还有一些设计师致力于乡村改造让设计从城市,渗透到农村用现代手法从村民的审美、思维、习惯、生活方式入手设计一间村里人认可的房屋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下去 道明竹艺村 这里是成都崇州的道明竹艺村曾经这里的村民以竹编为生人人都会这样的手艺现在年轻人不愿意以此谋生都去到城市里了▲创盟国际也有更多设计师愿意走进来重新设计极具中国美的竹编小店、茶馆、青旅、美术馆它们掩映在竹林之间吸引太多人来到这里中国的竹文化有了能够延续下去的可能性同时带动了整个村子的产业 上坪古村 这里是福建建宁溪源乡的上坪古村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在几年前被翻新改造后斩获很多大奖▲ 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设计团队不想将其打造成网红民宿而是将猪圈牛栏,仓库,杂物间进行重新设计没有失掉乡村的古朴之风却让人眼前一亮 文村 中国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王澍没有把时间放在大城市的地标建设上而是转身投进名不见经传的小农村▲ 王澍作品用3年时间在富阳文村修建了14幢24户民居用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以灰、黄、白三种基调,做外立面设计让人欣喜的是,一处处乡村正在有所改变也许还只是极少数但总归看到一点文化的根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扎着也看到一些文化的种子重新被播撒“浙江的古村落里有一大批代表很高建筑水平的江南民居但城市的建造风气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乡村大家向往高楼洋房这些民居也难逃被拆的命运现在城市的大拆大建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有希望了老房子就是活着的历史历史都没了,还有什么根基?仅剩的一点‘种子’就在乡村,我希望它还能发芽。”—王澍